端午假期,我们驱车两个小时来到浏阳小河乡走一走。这里曾经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区域,一度是红军的“后勤基地”,当地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医院、造币厂等几十处革命遗址。
为铭记红十八军的光荣历史,挖掘和利用小河乡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资源,小河乡筹建了红十八军组建地小河革命历史陈列室。陈列共分为“小河长又长”“红色大后方”“英勇十八军”“老区展新姿”四大部分,采用图文、实物、场景等多种表现形式,集中展示了小河早期革命斗争以及新时代小河乡村振兴新面貌,通过场馆建设集中呈现红一方面军后方医院、红十六军临时军部旧址等60多处小河乡红色旧址或革命遗迹,为广大党员群众提供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、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。
介绍小河乡,要从3个数字开始。第一个数字:3000。1930年,红一方面军后方医院驻扎在小河乡范家祠堂。这是医院的铜壶,用来烧水浸泡绑带,消毒后再次使用。2年多时间,在医药奇缺的情况下,后方医院共收治伤病员3000多人次,为革命存续了力量。
第二个数字:342。1933年,红十八军就在陈列室对面的山头成立,一大批有志青年由此走上革命道路。这份长长的名单仅仅是部分小河籍烈士,一共342人。
此外,还有多支红军队伍都曾在小河活动。这里有红十六军临时军部、红一方面军后方医院、湘鄂赣造币厂等革命遗迹共40余处,小河成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之一。3000多人次、342人、40多处,3个数字的背后是小河作为红军“后勤基地”的峥嵘岁月,孕育了不朽的革命精神。地处罗霄山脉的小河乡周边山高林密,革命战争时期,红军利用这里险要的地势与敌人英勇作战,而在过去的几十年,这里因为山高沟深交通不便,产业发展受到了不少限制,曾经一度深陷贫困。现在的小河乡利用绿色环境和红色资源,发展农民画室、乡村旅游等产业,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。小河乡因小溪河穿流而过而得名,在上游不远处有一座村里人气最旺的鱼鳞坝,高低错落的“鱼鳞片”流水潺潺,涓涓而下,组合成一片片半圆形花瓣,就像鱼鳞一样,成了亲子亲水互动的乐园。
这几年小河乡整合产业扶贫资金,将油画、工艺国画引进来,手把手教会农民。现在小河乡有6个村级画室,400多个农民经过半年培训后转行成了画师。他们放下锄头执画笔,画身边的好风光,画新时代好日子,更画出了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的新产业。
赓续红色血脉,接续拼搏奋斗,现在的小河已经从革命老区发展成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的“网红打卡地”。我们要向小河乡学习,赓续红色血脉,接续拼搏奋斗。